《山牧之愛》
最近常聽到”地方創生”的話題,讓我想起這本書。
看到書名及封面: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,還有他的羊。一直以為是牧羊人書寫他的生活日常,傳統生活的單純質樸一直被過於渲染,以至於我們對”傳統”總停留在歲月靜好的想像。而忽略了老祖宗所遺留下的智慧結晶,其實是與天地抗衡爭取而來,展現人類在一塊土地上的生命力量,這其中過程的艱辛、付出勞力耐力,與我們所想像的寧靜清幽、與世無爭,其實是天差地遠。說到這,不就如同大家對書店人生的錯誤想像?
才看了前言,就對這本書內容的擲地有聲,不想放手。作者從小生活在傳統的牧羊家族,他的偶像就是一手帶大他的祖父,也從祖父得到身為牧羊人的傳承。可是當他在學校學習時,學校教育卻一再灌輸讀書才能擺脫牧羊人的宿命,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扭曲觀念,讓作者在普世的教育環境下無立身之地,他毅然輟學,選擇回家牧羊,這也是他最認同的人生方向,就是想當個像祖父一樣的牧羊職人。而後,他為了替牧羊這種傳統產業發聲,靠著自學申請到牛津大學。不是為了進入城市生活、不是為了轉換職場,完全只是他認知到,如果沒有學歷、沒有學習社會運作的模式,他是沒有發聲機會的。
而他想為牧羊這傳統產業發什麼聲?透過他書寫的牧羊人生活,了解英國百年傳承下來的牧羊生活,你會對如今社會,在扶植當地產業,永遠都只想到發展觀光,感到狹隘;你也會對傳統土地的所有權議題,當一堆外人只想去那蓋別墅享受度假時,感到自私。處在這個快速變化的社會,當一切政策都只考量到”經濟”、”發展”,其實每個人也都被限制生活在某種規範下,我們甚至不曾質疑,我們到底需要學歷做什麼?
《山牧之愛》紀錄了英格蘭的湖區,世代牧羊的家族故事,他們熱愛自己這塊土地,也持續堅守著”他們”的土地,以他們的方式。
《山牧之愛》歡迎訂書或留書,請以下留言或私訊。